A股歷史上第一起投資者針對造謠者的維權案件揭開序幕。近日,長春高新投資者起訴造謠者案正式在南京市鼓樓區(qū)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被業(yè)內稱為“股市謠言第一案”。
時間拉回2022年8月18日,一則關于長春高新當家產品生產激素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列表的傳聞,在A股流傳開,導致長春高新股價快速下跌,一個月內市值蒸發(fā)約250億元,眾多投資者因此蒙受損失。隨后該傳言并未被證實,股民質疑,有人故意傳播虛假信息做空股價。
案件結果還需要時日,“股市謠言第一案”的開庭審理,本身已具重要意義。
(資料圖片)
其一,豐富了投資者的維權手段。
長久以來,股市謠言之所以屢禁不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調查取證、訴訟追責的程序繁瑣、成本過高,投資者進行自主維權的難度較大。許多人即使因謠言慘遭財產損失,也只能無奈自認倒霉,而這種退讓心態(tài)又恰恰間接縱容了謠言的橫行,使得不法之徒愈發(fā)肆無忌憚,頻頻以此謀取非法利益。
此次案件中,代理律師通過公開征集受害者,統(tǒng)一委托和訴訟,為投資者提供了一條更容易可行的維權渠道,或將成為未來投資者向造謠者索賠的樣本,將極大提升投資者的自我保護意識,鼓勵其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讓造謠者付出應有的代價。
其二,彰顯出監(jiān)管部門對于證券違法活動的“零容忍”態(tài)度。
股市是“信心+信息”市,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有可能擾動上市公司股價。如果任由謠言滿天飛,信息的真實性被消解,證券交易秩序被扭曲,最終投資者個體乃至整個市場都要為之埋單。尤其是全面注冊制下,信息披露被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市場價值發(fā)現(xiàn)等功能的正常發(fā)揮,更加依賴于信息真實、準確、透明地傳播。基于此,近年來,我國監(jiān)管部門對于造謠傳謠、編造虛假信息等行為進行嚴盯密防、重拳出擊?!缎谭ā芬?guī)定,編造并且傳播影響證券、期貨交易的虛假信息,擾亂證券、期貨交易市場,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
長春高新案件的開庭,再次敲響了警鐘: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人人握有麥克風,信息的傳播速度呈幾何級增長,但速度再快也不能罔顧事實,更不能通過捏造事實來謀取不義之財。否則,造謠者終將感受到違法之痛。
也要看到,對故意傳播謠言操縱股價行為的法律認定,并不是件簡單的事。比如,如何界定正常信息傳播與故意編造謠言之間的區(qū)別,如何論證謠言與股價漲跌之間的因果關系,如何確保相關責任人對最終判決執(zhí)行到位……凡此種種,目前都還打著問號,這也是一直以來整治股市謠言的難點所在。但隨著投資者邁出起訴造謠者的重要一步,相信司法機關定會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給投資者、給市場一個滿意的回答。
資金安全向來最容易牽動投資者心弦?;仡^看,股市謠言大多制作拙劣,既無權威信源,也不符合邏輯情理,禁不起仔細推敲,但由于擊中了股民的切身利益,很容易就使人信了、慌了、亂了。這也提醒投資者,對于各種股市“雜音”,不妨多看一看,多想一想,堅持理性思考,進行科學決策,以免出現(xiàn)“羊群式”跟風踩踏,否則最終受傷害的往往是自己。 (李華林 來源:經(jīng)濟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