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多月,中小學生就要迎來暑假,很多家長也開始提前幫孩子規(guī)劃假期,而主打沉浸式體驗的研學游頗受追捧。
不過,價格虛高、貨不對板、流于形式等問題也頻頻引發(fā)吐槽。
此前,就有家長曝光某學校組織的研學游,5天收費就高達5980元。
(資料圖)
還有些研學活動內容安排隨意,路線設計不合理,只旅行不研學,學生花了錢和時間也沒有真正學到東西。
研學不是換個地方玩手機
研學活動的亂象并非近期才出現。
以往,家長對研學活動宣傳與實際上貨不對板、霸王條款、天價收費等問題的吐槽不絕于耳。
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有近2億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市場總體規(guī)模將超千億元。隨著市場越來越大,研學游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的現象愈發(fā)凸顯。
比如,普通的“春游”“野炊”加個研學標簽,價格馬上翻上幾倍;說好的去體驗生活,結果孩子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玩手機打游戲;還有某些培訓機構打著研學名頭偷偷搞競賽考試……凡此種種,背離了教育初衷,也浪費了家長們的錢財精力。
同時,隨著需求與日俱增,除學校外,更多市場機構開始涉足,整個行業(yè)呈現出非標準化趨勢。如此雖拓展了選擇空間,卻也滋生了鉆營空子。特別是不少旅行社等本身與教育不沾邊,更別提能做到寓教于樂、寓學于趣。結果往往就是規(guī)劃時隨心所欲、毫無章法,營銷廣告倒是吹得天花亂墜。
“研學熱”背后如何規(guī)范發(fā)展
有名無實背后是利益驅動。事實上,早在2016年,相關部門就發(fā)布了《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要求各中小學要把研學旅行納入教育教學計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tǒng)籌考慮。
推動研學游健康有序發(fā)展,還是得為行業(yè)細化規(guī)矩、祛祛虛火。目前,多地制定了相關服務規(guī)范,諸如準入標準、資質標準、產品標準、運行標準、內容標準等,制訂嚴格的考核方案,科學評價研學旅行的效果,倒逼游學機構有的放矢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開發(fā)優(yōu)質研學內容,讓學校和家長按圖索驥、去蕪存菁地為孩子做出更好的選擇。
研學無論采取哪種形式,花多少錢,最終都要回歸教育的本義。當然,這還需要更多“正規(guī)軍”發(fā)力。
希望教育、文旅等部門能積極合作,挖掘更多精品線路、寶藏營地,依托既有資源最大限度滿足各個階段孩子的研學需求。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
關鍵詞: